第一百八十二章 自家产业-《重生东汉末年》
第(2/3)页
可是郭斌呢?他自初次觐见天子便与天子勾肩搭背、兄弟相称。况且人家还有能力,每每在天子最需要援手的时候,他总是能窥准机会,果断出手。因此,他虽然到目前都还只是个小小的郡守,张让却明白,这只是因为他年纪尚轻,资历太浅的缘故,否则位列三公也不为过。以天子对郭斌的看重,他在天子心目中的分量,较之朝中的许多朱紫重臣都要重要得多。
无论是御赐斩马剑、还是牵制皇甫嵩,天子皆有意为之。便是如今他受封阳翟县侯,并以未冠之年领颍川太守,都是天子对今后朝局的布置。何进虽然位高权重,又是太子刘辨的舅舅,然而其毕竟出自贫素之家,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政治头脑,关键时刻怕是并不顶用。而将郭斌任命为颍川太守,则是为太子加了一层保险。
郭斌的能力和忠心是毋庸置疑的,将其放在颍川,一方面是出于他在颍川的政治影响力的考虑。然而,这却只占极小的一面,所谓“锥处囊中,其末立见”,郭斌这种人杰,放在哪里都是很让人放心的。
而将他放在颍川,是因为颍川距离洛阳很近。京中一旦有事,郭斌可以随时亲帅大军勤王。以郭斌麾下部曲之精锐,自颍川到京师,三五日便可抵达。
其次,郭斌毕竟年纪尚轻,今年满打满算不过十八岁。虽然他能力足以胜任,可十八岁的二千石,的确太过骇人听闻了。若是将郭斌放在京中,难保其与士林相联合,失去其原本的独立性,毕竟他与士林关系之密切,在士林中声望之崇高,都不是秘密。现在甚至有太学生拿他与蔡邕、卢植之流相提并论了!
况且,以郭斌的年龄和资历,将他放在京中,确然太过扎眼,容易遭人嫉恨,很难保证不会有人拿着他的年龄说事儿。因此,将其放在颍川也是一种对他的保护,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。
这许多内情,朝中的许多大臣都看不透,甚至郭斌本人可能都没有完全理解,可时时刻刻跟在天子身边的张让却是洞若观火。天子对郭斌、对太子,可谓用心良苦,郭斌是天子为太子留下的股肱之臣。若是不出意外,可能天子晏驾之后,十年之内,郭斌便可封侯拜相,位列三公。
如今,天子的身体大不如前,这虽然是极保密的事情,却如何能瞒得过亲近之人?因此,很早以前,天子便已经开始为了太子能够顺利登基铺路了。
否则,为何明明何皇后毒杀王美人的证据简单明了,天子却没有将事情闹出来?难道真的是十常侍劲力求情的功劳吗?张让自家知自家事,天子并非不明事理的孩童,他可是在十几岁的时候便能够将自己的亲舅舅下狱处死的主儿,岂能真的如外头所传言的一般,受十常侍摆布?
当时天子之所以将王美人之死的事儿按下来,为的无非是当时已经八岁的刘辨罢了。若是其生身的母后真的成了杀人凶手,若干年后,便可能会有人以此阻碍其登基。所谓子以母贵,母以子贵,生身母子哪里能划分得清呢?
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,还真不是天子特别喜爱长子刘辨,而是另有其因。汉家虽然富有四海,宫中的皇子却总是很难平安长大,难道真的是宫中风水不好,阻碍了皇家的子嗣?那是骗鬼的!光武帝立国之时难道不会让人瞧瞧风水?
他张让在宫中混迹了大半辈子,什么鬼蜮伎俩没有见过?宫中并非风水不好,而是有人不想让皇子长大成 人罢了,否则那些人如何继续掌控外朝,一手遮天?
第(2/3)页